一、敦化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产业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敦化市当前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水平程度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下降,企业投资意愿下降,主要表现在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强,企业投资缺少积极性,此外还有政府的引导性不足等问题。
具体来看,一是缺少总体的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规划,敦化市面临着新的经济结构、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挑战机遇,未能够抓住重点,从敦化市政府的角度统筹规划未来五年一二三产布局,未能针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出台系列的相关扶持政策,政府扶持力度不强,导致了企业的投资意愿不足。
(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
敦化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另一大短板就是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传统农业企业通过新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动力不足。具体体现在一是敦化市地处山区,山地多平原少,为大型规模化机械作业增加了难度,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率不高,小农机局较多。
二是敦化当前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低,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覆盖率低,智慧农业等科技型农业形态较少,未在形成带动效应。此外,现有的农业科技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较低,信息化只能是简单的无人机施肥、灌溉等,与发达地区的农业信息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农业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通过分析敦化市农业产业链条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发现,敦化市农业产业融合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够完善,而农产品加工业是产业链延伸的重要发展领域,敦化市具有良好的加工业基础条件,但在近些年的投入力度上动力不足,无论是从投资规模还是投资企业数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
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产业内部融合不足,循环农业种养结合等新型内部融合方式欠缺,未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导致大多数农业产业存在着大而不强的困境。二是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够强劲,目前敦化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工艺上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度加工能力不足,农产品价值得不到提升。
农业后端产业链发展滞后,储存、运输、销售环节的配套技术含量较低,未能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为一体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不够,现有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无法很好地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
从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来看,敦化市农产品存在着好质量买不上好价格的困境,主要是因为品牌的薄弱,未能树立良好的企业产品形象,企业知名度较低,导致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得不到响应。此外,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中农业多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农业除了具备基本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这也是敦化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明显
良好的基础条件能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正向驱动力,从敦化市当前的基础现状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仍然比较明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基本的水、电、路问题还未完全解决。
当前敦化市大部分农村的电路问题、道路问题都不能满足企业扩产的需要,电量供应不稳定、互联网通达性差、乡村道路不够宽阔、物流技术不够成熟等问题都摆在了企业增产扩产面前。
二是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不够浓郁,受人口流动影响,敦化市大部分农村呈现出老龄化严重的现象,年轻人的流失,导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迟缓,未能形成配套的电子商务服务促进敦化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
三是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有待改善,虽然敦化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但在公共服务设施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在旅游引导牌、旅游路线图标、公共垃圾桶等基础设施投入上严重不足,公共停车场和房车露营基地缺乏,制约了敦化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此外在民俗文化产品的打造上缺少新意,未能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和敦化文化,打造有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休闲农业产品缺失,吸引游客力度不足,拉动地方经济效益不够显著。
二、敦化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配套扶持政策
自二零一五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被列为国家战略以来,敦化市陆续出台了各项产业扶持政策,从金融、土地、人才等多个方面给予了扶持,但伴随着产业融合的逐渐深入,需要敦化市政府持续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要素,促进敦化市农村一二三产的高水平融合。
1.合理规划一二三产融合项目
万事在于谋划,建议敦化市政府从农业产业发展角度考虑,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的目标,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促进敦化市城乡一体化发展。
按照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产业基础进行整体谋划,补齐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明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此外,建议敦化市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当前政策背景、宏观环境等因素,主要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的项目,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典型业态,规划引进适合敦化市本土的发展项目。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当前敦化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短板在加工业和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建议敦化市政策从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和农业休闲旅游两大板块,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重点从园区建设、食品加工设备采购、冷链建设等环节予以财政扶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敦化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
建议敦化市政府针对不同规模的经营主体,从各个类型经营主体存在的实际困难出发,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对大型农业生产企业着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大型涉农企业升级换代产品和生产条线,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从生产的粮食储存运输、粗加工和小型农旅产业的角度入手,加以财政补贴。
对于种粮大户等主体,主要是通过推广新品种、加大培训力度等,确保农民能够掌握新的技术,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参与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中来。
3.完善各项配套扶持政策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议敦化市政府需要从土地、金融、人才等多个方面加以扶持。基于现有的产业扶持政策,建议一是加大对土地资源的扶持力度,土地作为生产经营主体必须的基础资源,在兴建厂房、加工车间、展销中心等方面的需求量较大,需要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引导农村引进企业,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
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农业作为高投入、回报率慢、周期长的一项行业,农业生产企业往往面临着资金链短缺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大敦化市金融机构创新多种金融产品,扩大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满足涉农企业在扩产增效方面的需求。
三是培育农业产业融合相关人才,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敦化市市政府久久为功,主动落实各项省级人才引进政策,配套出台多项本级人才鼓励办法,引导科技、管理人才加入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企业的研发和管理过程中,创新人才的激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通过各种奖励方式来鼓励创新。
4.鼓励培育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
建议敦化市政府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重点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下大力度,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一是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创新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实施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保证农户的基本利益不收到损害。
二是鼓励农户创办家庭农场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种植收割、统一销售同产品,促进农户的增收。三是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对接农业科研院所签订培养协议,提升农户的种植水平,满足敦化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nhuazx.com/dhsjj/1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