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好模范敦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

发布时间:2022/10/20 10:26:5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

多年来,我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在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我州9个集体和9名个人喜获表彰。即日起,小编将陆续为您介绍这些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今天,一起了解“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敦化市。

民族花开满“敦城”

——敦化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敦化市自年第四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以来,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5年来,敦化市经济社会和各项民族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以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为载体,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局面。

健全机制政策体系更加完备

敦化市总人口48万,共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近4万人,占总人口的8.27%。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区域分散、小片集中特点,主要分布于14个乡镇、37个少数民族村。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敦化市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组织部、民宗局等单位组成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督查小组。把民族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重点内容,明确了考核分值及责任单位,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

依托敦化市委党校、社区市民学校和百姓讲堂等教育基地,采取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采取“抓九月带全年”方式,组织全市16各乡镇、四个街道、各企事业单位已制作宣传栏、悬挂宣传条幅,民族团结文艺表演及举办民族运动会等形式,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入基层、全覆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品牌创建活动,建立党组织、工会组织、妇女组织、共青团组织建设带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城乡共建”“村企共建”“军警民共建”等创建模式,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民族团结邻里节”“老年节联欢会”等载体活动,全市上下齐抓共建的氛围日益浓厚。

统筹推进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各项事业

在敦化市北环路,敦化市第二幼儿园、敦化市第二中学和敦化市第四小学校3所学校依次排列,各校之间只有一墙之隔。敦化市民族宗教局局长李在勋告诉记者,为协调发展民族教育,敦化市将位于北环路的3所朝鲜族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民族教育园区。该项目总投资约为万元,包括新建1.2万平方米校舍,新建1.4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配套设施有电力改造和消防蓄水池,附属设施包括大门、校园警务室、围墙以及园区道路和园林绿化等。该项目将于今年10月完工,朝鲜族学生在园区内即可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学业。

建设民族教育园区只是敦化市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事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近年来,敦化市累计投入万元在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建成清始祖祠;连续5年举办满族颁金节庆典活动;成立由吉林省民俗专家曹保明为组长的雁鸣湖镇大沟村“山泉祭”专家委员会,协调省文化厅、州文化局争取非遗项目建设及发展资金万元,成立敦化市朝鲜族体育协会,协会连续5年举办全市朝鲜族体育运动会;全市4个街道均建有大型文体活动中心,先后组建50余支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队伍,经常开展社区民族团结文艺晚会、送民俗演出到乡村等活动,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日益丰富。民族供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强化措施着力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敦化市坚持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作为民族工作的重点,先后制定《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相关要求》等文件,扶持少数民族发展民营经济。做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和落实工作,近年来,该市成功申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达万元,为少数民族村和贫困村落实产业发展项目37个,基础设施项目67个,受益群众达余人,为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助推强大动力。

出台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拓宽少数民族创业渠道,降低创业门槛,连续6年开展“民族情”创业促就业活动和专场就业洽谈会,为少数民族下岗失业人员、劳务输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就业服务和无息贷款。

民族团结花绽放,“敦城”大地共繁荣。一支支民族和谐团结的同心曲,回荡在牡丹江两岸,更萦绕在敦化各族儿女的心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nhuazx.com/dhsms/149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