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渤海街道爱民社区一直以来以党建服务民生为抓手,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到了民生服务、脱贫攻坚、精神文化建设等各个领域和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爱民社区由汉、朝、满、回、蒙等6个民族组成,社区辖少数民族村1个,施行网格化管理,分为7片7个网格。
多年来,社区党委紧紧抓住社区地域特色,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两大主题,以“五心”服务为载体,大力促进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年9月被吉林省民委授予“双十双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年荣获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州民族团结创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爱民社区为老旧散弃小区,居民老弱病残人员多,流动人口多,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方便群众到社区办事,社区实行“错时工作制”,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延后一小时下班,让居民到社区办事不遇锁、不请假。社区居民金星说:“到爱民社区办事真方便,从不担心没人,这都12点了,工作人员还在热情地为我们服务。”居民金成哲在市里务工,孩子要就近上学,不知道如何办理手续,于是向社区求助。社区民族网格员向他说明了情况,并为其开具了居住证明,使其女儿顺利就学。金成哲高兴地说:“幸亏有社区帮助,没有耽误孩子上学,社区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为了更好地服务各族群众,社区采取“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工作法,引进志愿组织。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志愿者都到社区为各族群众做上可口的饭菜,截至目前已有2万余人次吃上了免费的午餐;志愿者们每年帮助各族贫困群众20余户,折合资金余元。社区从年开始,开展了做各族群众“大管家”活动。每到冬季,尤其临近春节,居民在外出时将钥匙放到社区,社区为他们把家管起来,烧炕、照看宠物、照看花卉、照看房子,让各族群众放心回乡。为了丰富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巧设活动载体,开展“乐在社区”活动,还组建了一支少数民族文艺团队,结合社区每月活动特点设计了“民族团结月月亲”活动。
“我们关爱各族群众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在未来工作中,社区关爱少数民族人口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思想指导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努力服务各族群众,用真情互动,用真心交融,着力提高服务能力,让社区真正成为各族群众的‘娘家’。”爱民社区党委书记欧桂菊说。
□本报记者张成国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nhuazx.com/dhstc/1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