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路名很中国,港澳的路名很西化,那我

发布时间:2022/9/5 20:07:22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01台湾的路名很中国

台湾并不远,一个多小时的飞行,但感觉上这个形似芭蕉叶的海岛,却比到最北的黑龙江还远。

可当你踏上台北的街头,却又觉得很亲切,因为那一个个路名念出来又那么熟悉。

台北最长的主要交通干道有两条,东西向是“忠孝路”,不由的想起那首《忠孝东路走九遍》,早期的各种媒介已经让我们对这里似曾相识。

忠孝东路是有名的商业街,很多百货公司开在这里,商店和食肆林立,繁华又热闹,就如歌里所唱的那样,是很多情侣拍拖都会来逛的地方。

仁爱路则号称台北最漂亮的道路,两旁整齐伫立的椰林很有南国风情。

忠孝路、仁爱路、信义路、和平路,这几条道路是台北东西向的主干道,都是一条与一条同向相邻的,寓意“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八德。

南北向主干道是“中山路”,想必无需解释,是纪念孙中山而命名的,我们很多城市也都有。

“忠孝路”和“中山路”将台北划分成了4个区块,每个区块里面的道路都以中国各个省和市的名字来命名,也以各省的方位来定。

东北向的区块,你可以看到长春路、辽宁路、敦化路、松江路、龙江路、永吉路,还有延吉街、锦州街、四平街、抚顺街等等。西北的区块上,会见到凉州街、哈密街、兰州路、酒泉街、迪化街、库伦街、伊宁街、青海路、赤峰街、归绥街、太原街、承德路、长安路等。

凉州街路牌

记得看完迪化老街的时候,朋友问我,知道“迪化”是哪个城市吗?我没答上来,他说,迪化就是乌鲁木齐。而“归绥”则是今天的呼和浩特。

西南向区块,有成都路、重庆路、西昌街、贵阳路、南宁路、桂林路、广州街、梧州路、柳州街、厦门街,西藏路。

东南向则让人一眼到江南,金华街、宁波街、绍兴街、杭州路、温州街、瑞安街、舟山路,之后还有青岛路、济南路、临沂街、金山路。

有人说,这是有北望神州的梦想,才会在海岛上画出个万里江山,但其实这些街名在年就开始设定了,而那时候,还未能完全意料到之后的事态发展。

在之前,台湾的地名多受日据时期的影响,比如:荣町、太平町、西门町,现在还出现在旅游资料上的“西门町”是一条知名步行街,这名字也是历史遗迹了。

西门町

年日本战败后,台湾出台法令,要求两个月内将日据时期的街道名字修正过来,而新的命名原则是“发扬民族精神”,便逐渐将道路的名称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了。

在龙应台的书中,年的时候,一位来自上海的设计师郑定邦被授命为台北市街道规划和命名。到这里,可以想象到见他当年将一张中国地图,铺在台北市的街道上,将地图上的地名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逐条画了出来。

据说郑定邦的灵感来源就是上海的旧街道,老上海的街道规划就是一张打开的中国地图。

但他可能也没想到,当台北市区变成了一张中国地图的时候,却真的只能在这里北望神州了。

台北市区全景

台北市除了四分之三的街道名都是中国的城市名称外,还有很多街道名字的由来也和传统文化相关,比如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

初听到的时候,会以为是外文的译名,后来才了解,台湾的原住民“平埔族”,其中有一个分支族名“凯达格兰”,是台北的垦拓者。为了表示对原住民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便将台北最宽的这条街取名“凯达格兰”大道。

台北的路每一条看下去,都是认识台湾历史的很好载体。

其实除了台北以外,中国历史文化的表现方面还有,在台南很多地名和郑成功有关,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02港澳的路名很西化

对于香港的路名,大家的印象都是很西化,数得出来的好多条都是英文的译名,留存着殖民地痕迹。初听的时候觉得很拗口,但如果会英文的人来说,就很好理解了。

香港

“荷里活道”是一条位于港岛上环和中环的东西向街道,是香港的第二大道,很多人以为它和美国拍电影的“好莱坞”有关,但它的命名是来自英国,“荷里活”其实是第二任港督家乡小镇的名字。

第一条大道就是大名鼎鼎的“皇后大道”了,对于这条路更多人的认识是从罗大佑的《皇后大道中》开始的,这个命名很好理解,就是纪念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本意是“女王大道”,但当时华人译为“皇后大道”,也将错就错沿袭了下来。

皇后大道中是香港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中银及李嘉诚的长江集团中心也在这条道上。

皇后大道中

威灵顿街,这条街的取名源自著名的威灵顿公爵,就是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拿破仑的英国将军,是一位在当时英国极受尊敬的人物,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条街道。

还有一条“钵甸乍街”,是源自第一任港督亨利.钵甸乍准将,他是鸦片战争中后来同中国谈判的全权代表,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

由此可以看出,几乎都是英国的人名,多是军人和政府要员。

澳门的街道名字就会更耐人寻味,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但更多西方葡国色彩。

澳门

亚马喇前地、柯绑迪前地、巴波沙大马路、嘉乐庇总督大桥、高士德街等等更会令人一头雾水,拗口得要顺利念出来都难。

澳门历史上有位澳督,“亚马喇”其实是其中一位澳督亚马喇的名字,高士德则是澳门第96任总督。

而这些地名的背后,都有当年殖民地的历史遗迹,也是记录着香港和澳门本土历史的变迁。

澳门路标

03我们的路名特点又是什么呢?

在全国城市中,除了自己本省特色的道路命名外,在不同的城市,出镜率最高的可能是以下这几条路。

最常见的都有一条东风路,一条人民路。

不然就是解放路、建设路、北京路等等,北京路常让我想起那句“条条大路通北京”,南方城市大多还会有一条中山路,我们的道路更多是时代特征。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并非一个简单的词汇,它也记录着城市的气质的性格,看似小事,又关乎文化与历史。当然,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文化内涵表现在道路命名上也是相当丰富,我们的路名特点究竟是什么呢?恐怕也是见仁见智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nhuazx.com/dhstq/14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