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京城岳刚
雪乡的起源:
雪乡位于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行政区域上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境内」,但距离「黑龙江」更近,就由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开发并管理」。
上世纪80年代,摄影师王福春在双峰林场拍下的雪景照片,在年入围了上海国际影展,他为那张照片取名“雪乡”,从此双峰林场才有了这个更响亮的名号。
后来是靠「摄影师」「画家」「户外爱好者」宣传出去的,吸引他们的是恬静的小村庄,如今已经看不到当初小村庄的模样了。
这个处于寒风暖流交汇处雪乡,再加上两座大山遮挡污尘,雪质量好粘度大,形成的雪质量最纯。奠定了雪乡「在雪界的霸主」,以纯洁稀缺性来背书,有又足够的炒作空间,恰恰是开发投资商最为看重的。
群众就是向往白雪皑皑如同童话中的厚雪覆盖的房子,在红色灯笼映衬下的雪景,这里满足人们对于「冰雪童话世界的一切幻想」。
雪乡的乱象:
雪乡路,路路通,通通都是套路!
同学们去雪乡真实给坑哭了,高高兴兴去,凄凄惨惨回。
说好的雪乡不宰客,我信你个鬼,坏的很!
年年初雪乡赵家大院欺诈被网友曝光「价格欺诈」「房费宰客」,称「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久后,雪乡的低价团导游直接说:「要么钱遭罪,要么人遭罪」强制游客购买套票的视频也在网上热传。
去年宰客主要集中:「导游对旅游项目强买强卖」「商家坐地起价」「预定好的房间说取消就取消」「甚至把游客的行李扔出门外」「泡面六十元一碗」…………
其他景点好歹坑蒙骗一起用,雪乡就是明抢,这明抢还是无差别攻击,在其他景点被坑可能还有「运气因素」属于个别现象,雪乡不是,只要你出发坐上前往雪乡的班车「就绝不可能全身而退」,雪乡在宰客这个问题上,还坚持一视同仁原则,毫无地域保护意识,本地人外地人一起坑。
这层不光彩,爆料无外乎就是「宰宰宰」可谓是将中国文化的精神发扬光大「九月不开张,开张吃九月」
今年的雪乡:
一场风雪来了,雪乡的生意快速升温,笑脸喜迎属于自己的黄金「三月」,为了弥补去年宰客的缺憾,今年早早的就公示价格让大家惊喜连连,明码标价一个字「贵」,节假日两个字「更贵」。
从今年雪乡官家的明码标价,意思表达得也很明白「雪乡是稀缺资源」明码标价就不算宰客,玩得起就玩,玩不起你就别来。
默认允许可以「一个季度」把一年的赚回来。
雪乡正在经历一场洗白:
祖国东北边陲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镇,是大家不出国门能看到如此纯净、无污染的乡间生活,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幸福和值得我们骄傲的事吗,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东北旅游,冰山雪地也是我们的金山银山呀。
爱来不来,不来就滚;玩不起就滚,我们东北就这个价;好多污言秽语,其实旅游区「短期行为」很多,不止于东北,关键是网上好多东北人不管对错,张口就骂、胡搅蛮缠,总以为「人家地域黑」,雪乡错了也不让说,这就别怪人家揪住不放矫枉过正。
央视点名批评雪乡后,更有人说雪乡吃亏在「营销没做好」吃了个哑巴亏!,如果并不会营销雪乡能在全中国都这么出名?
雪乡面临的问题:
雪乡的「商户」每年承担着40万左右的租金,压力不小。雪乡的物价混乱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些租户造成的——他们追求利益,会在需求量旺盛的时候把房价从五六百抬到两千三千,也会在出现空房时降价到一两百抛售。
显然这是一个过度开发的典型,商人投了资想以最快的时间捞回来,不「黑」怎么可能。
雪乡曾经宰客「赵家大院」更名为「威虎山」,继续做着买卖,在赚了几天快钱后,被取缔。雪乡名声不好了,两个厨师和一个服务员说起店里今年的生意不好,又感叹道:“这个事有好有坏,今年人少了,但是雪乡更出名了。明年的钱肯定好赚。”
正是这个漩涡中的雪乡,我更想深扒,因为雪乡在公众眼里「更不讲诚信」。关键不在于价格贵,而是不守诚信,不讲规则,把名声搞坏了
到底是谁黑雪乡?还是说自己本身就存在问题呢。
非得去雪乡不可吗?
三口人两万?脑子有病去雪乡?实际上阿尔卑斯都能去!
这次官媒报道,按照雪乡公布的各项住宿游玩等项目,一次玩耍需要两万余元,这也是官媒给了不如去「北海道」划算的标题,因为从质量和品质都不如人,却吆喝了一个最高价。
从西安到北海道,两人往返机票,北海道住「一天温泉酒店+五天普通酒店」差不多-元,再加上包个车元,景点大多没有门票,日料你又不是天天吃,两个人差不多带人民币的日元就够了。也就是2万4就差不多了。
我能理解老铁磨好刀,宰不到羊的心情,但是中国从来「不缺羊」。
雪乡说,去年的错误不能让我们这个冬天反省,我们不应该为过去的错误付出代价,希望各媒体应该积极正面引导,重树雪乡旅游品牌。雪乡树立品牌不易,倾塌一瞬间,相信今年一定能给四面八方带来更好雪的体验。
关于雪乡,我们不应该打扰雪乡人民,还雪乡一个安静祥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nhuazx.com/dhsxw/16300.html